老人去世后,存款怎么取?五步走清流程,避免跑断腿
家里老人离世,整理遗物时发现银行卡、存折却不知道密码,想去银行取钱却被要求提供各种证明——这是很多家庭都会遇到的难题。老人的存款属于遗产,取出时需遵循法律规定和银行流程,既不能仅凭“家属身份”直接支取,也无需过度恐慌,按步骤准备材料即可合法办理。
第一步:先查清楚老人的存款情况,避免遗漏
在去银行办理支取前,首先要明确“有多少存款、存在哪些银行”。老人可能在不同银行有账户,或把存折、银行卡藏在隐蔽处,盲目去银行查询容易遗漏。
常见查询方式有两种:
- 自行整理线索:翻找老人的遗物,如银行卡、存折、存款单、手机银行APP登录记录,或查看工资卡、养老金发放的银行账户,记录下开户银行名称、账号(若能找到)。
- 通过公证处或法院查询:若无法自行找到存款线索,继承人可携带身份证、户口本、老人死亡证明,到当地公证处申请开具《存款查询函》,持函到任意银行查询老人名下的存款信息(包括活期、定期、理财等)。2021年银保监会等部门规定,银行需配合持函人查询,不得拒绝。
北京的刘女士在父亲去世后,通过公证处开具查询函,查出父亲在3家银行有共计12万元存款,其中1家银行的账户是父亲多年前开设的,家人此前完全不知情。提前查全存款信息,能避免后续反复跑银行。
第二步:区分存款金额,选择不同支取方式
银行对老人去世后的存款支取,会根据金额大小采取不同流程,核心区别是“是否需要公证”。
1. 小额存款(通常5万元以下,具体金额以银行规定为准):简化流程,亲属可直接支取
多数银行针对5万元以下的小额存款,允许继承人持以下材料直接办理支取,无需公证:
- 继承人本人身份证;
- 老人的死亡证明(由医院或派出所出具);
- 亲属关系证明(如户口本、结婚证,证明继承人与老人的关系);
- 老人的银行卡或存折(若丢失,可先申请挂失)。
需注意,若有多名继承人,需所有继承人共同到场签字,或由其他继承人出具《授权委托书》,委托一人办理。例如,老人有两个儿子,可两人一起去银行,或大儿子出具委托书,由小儿子单独办理。
上海的张先生母亲去世后,名下有一张3万元的银行卡,他带着母亲的死亡证明、户口本和自己的身份证,到银行当天就取出了存款,全程仅用1小时。
2. 大额存款(通常5万元以上):需办理《继承权公证书》或通过诉讼
若存款金额超过5万元,或涉及定期存款、理财产品等,银行会要求提供《继承权公证书》,证明继承人的合法资格。办理公证需走以下流程:
- 所有继承人到场:包括配偶、子女、父母(若老人父母健在),若有人放弃继承,需出具《放弃继承权声明书》;
- 提交材料:所有人的身份证、户口本、老人死亡证明、亲属关系证明(可到派出所或社区开具)、存款证明(银行出具的账户信息);
- 公证处审核:公证员会核实继承人身份、是否有遗漏继承人,确认无争议后,出具《继承权公证书》。
若继承人之间对存款分配有争议(如有人认为自己应多分),无法共同办理公证,则需通过诉讼解决——由其中一名继承人向法院起诉,法院判决存款归属后,持判决书到银行办理支取。
广州的陈先生兄弟三人因父亲8万元存款分配产生分歧,无法办理公证,最终通过法院诉讼,判决三人平均继承,陈先生持判决书顺利取出存款。
第三步:特殊情况处理,避免卡壳
实际操作中,常遇到一些特殊情况,需提前做好准备:
1. 不知道银行卡密码,或银行卡、存折丢失
- 若知道密码,可直接按上述流程支取;
- 若不知道密码,或卡折丢失,需先到银行申请“密码重置”或“挂失补卡”,再办理支取。部分银行要求重置密码时需提供公证材料,具体可提前电话咨询银行网点。
2. 老人有遗嘱,指定了存款继承人
若老人生前立有合法遗嘱,明确存款由某一继承人继承,需额外提供遗嘱原件,公证处或法院会根据遗嘱内容确认继承人,避免其他亲属产生争议。但需注意,遗嘱需符合法律规定(如自书遗嘱需老人亲笔书写、签名并注明年月日),否则可能无效。
3. 老人是孤寡老人,无继承人
若老人无配偶、子女、父母,且无遗嘱指定继承人,存款将归国家或集体所有(如老人所在单位、社区)。此时需由居委会或单位出具证明,配合银行办理存款上缴手续。
第四步:注意税费问题,无需缴纳“遗产税”
很多人担心“取老人存款要交遗产税”,但目前我国尚未开征遗产税,继承人支取老人存款时,无需缴纳任何税费,只需支付少量公证费(通常几百元,具体金额按存款金额的比例计算,不同公证处收费标准不同)。
唯一可能产生的费用是“存款利息的个人所得税”——若老人存款产生的利息,需按国家规定缴纳个税(目前储蓄存款利息暂免征收个税,具体以政策为准),但本金部分无需缴税。
第五步:支取后分配存款,按法律或约定处理
取出存款后,若有多名继承人,需按以下原则分配:
- 有遗嘱的:按遗嘱内容分配;
- 无遗嘱的:按法定继承分配,配偶、子女、父母平均分配,若有人生活困难(如残疾、无收入),可适当多分。
分配时建议签订《遗产分配协议》,所有继承人签字确认,避免后续因分配问题产生纠纷。例如,老人有3个子女,存款15万元,三人协商后签订协议,每人分得5万元,签字后各自领取,互不追责。
结语:提前规划,减少家人麻烦
老人去世后的存款支取,看似流程复杂,实则是为了保障继承人的合法权益,避免存款被冒领。对老人而言,生前可提前做好规划:如将银行卡密码告知信任的亲属,或立遗嘱明确存款归属;对家人而言,老人去世后及时整理材料、沟通协商,能大大减少跑流程的时间和精力。
记住:银行的严格要求不是“刁难”,而是对遗产安全的保护。按步骤准备材料,合法合规地取出存款,既是对老人的尊重,也是对家庭和谐的维护。
下一篇: 昆明借款没有约定还款期限怎么处理?
上一篇: 昆明担保人可以被追加为被执行人吗?